盐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,熔点为801℃,沸点为1413℃,相对密度为2.165。
有咸味,含杂质时易潮解;溶于水或甘油,微溶于乙醇,不溶于浓盐酸,水溶液呈中性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。当温度低于0.15℃时可获得二水合物NaCl·2H2O。氯化钠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,可用来制取氯气、氢气、盐酸、氢氧化钠、氯酸盐、次氯酸盐、漂白粉及金属钠等,是重要的化工原料;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,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;经高度精制的氯化钠可用来制生理食盐水,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,如失钠、失水、失血等情况。可通过浓缩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。

食用盐是在精制盐、粉碎洗涤盐、日晒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剂而制成的加碘盐。盐中的碘只有转变成碘离子后才能在人体发挥生物活性。碘化物性质极不稳定,容易分解、挥发而失效。所以,在使用和储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:
1、密封保存:
碘盐受热、光和风等影响,容易氧化分解而使碘失效,故碘盐应存放在加盖的有色密封容器内。放于干燥、阴凉处,避免日光暴晒和空气吸湿。要随买随吃,一次不要购买太多而长期存放。
2、避免高温爆炒:
碘盐遇高温会分解成单质碘而挥发掉,故炒菜时不要用盐“爆锅”,应等菜八成熟后才放入盐,这样可减少碘的损失。
普通市面上的食用盐是没有保质期的,但添加了碘、锌、硒、钙、核黄素等微量元素的食用盐的保质期为一年。
食用盐的烹调用法:
1.食用盐是菜品中咸味的主要来源,具有提鲜味、增本味的作用;
2.食用盐可以防腐杀菌,调节原料的质感,增加原料的脆嫩度;
3.和面制馅时,加入适量的盐,能增加面团的韧性、促使馅心吸水上劲儿,提高泥茸的黏力。

注意事项:
1.烹调中应注意盐的投放时间,制汤时不宜早放盐,否则会使肌肉蛋白凝固,蛋白质不易溶于汤中,使汤不鲜浓;炒制叶茎类蔬菜时宜早放盐,这样盐会使水分溢出,成菜迅速、减少维生素C和叶绿素的损失。
2.用盐量要适当,过量食用盐不仅影响菜品口味,而且不利于人体健康。
盐水具有消炎杀菌、呵护咽喉的作用。秋季气候干燥,是急(慢)性咽喉炎、扁桃体炎的高发时节。当咽喉感觉有轻微不适时,可用盐水做晨间漱口剂;当咽喉感觉肿痛时,可每日用浓盐水漱口5~6次;慢性咽炎患者可于每天早上饮1杯淡温盐水或每天用淡温盐水含漱咽部3~4次,能起到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。
